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启用
8月24日,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正式启用。这个位于深圳光明新区的新校区将对接广深港澳科学技术创新走廊,承载中大“三校区五校园”办学的雄心壮志,重点布局新工科新医科,集聚全球顶级人才,着力服务国家战略,注重内地和港澳青年人才的融合培养。
来自生物医学工程学院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、智能工程学院、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、航空航天学院5个工科学院的2346名学生已于24、25日分批进驻校园。9月初,该校区还将迎来约1500名新生。
2018年6月,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启动建设,建设面积129万平方米,目前首批交付36万平方米。
上午10时,记者来到中大深圳校区,一眼望去,最显眼的建筑物是7栋砖红色外墙、绿色饰顶的高层宿舍楼。
深圳校区一期西园生活区建设有学生宿舍7栋,包括4人间的本科生宿舍、2人间的硕士生宿舍、单人间的博士生宿舍及临时教师公寓和招待所,宿舍均配有独立卫生间,生活配套设施设备一应俱全。
记者在现场看到,本科生宿舍家具为包厢式,配置了组合床、书桌椅、衣柜、储物柜等。上床下桌的设计采用了台阶式步梯,方便学生上下;宿舍层高达3.9米,床上部净高约1.9米,学生可以在床上站立不需要过多的担心碰头;家具采用孔雀蓝和原木色的配色方案,让人耳目一新。
相关负责的人介绍,学生宿舍家具早在5月上旬完成生产,从6月10日开始陆续送货、安装,本科生宿舍家具已在7月底完成安装。中大对宿舍进行了空气治理和第三方检测,保证每间宿舍的空气质量均符合规定标准要求。
每栋宿舍楼配备6台电梯供学生使用。每间宿舍都配置了分体空调和落地风扇,热水采用太阳能辅助空气能加热系统供应至宿舍内。
“在校区走了一圈,充分感受到学校‘以人为本’的设计理念。”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黄海风说,“阶梯教室很大,学校在教室中间安装了两个显示屏,坐在后排的学生都能清楚看到板书。讲台也设计成可升降的,给教师带来了方便”。
从宿舍楼往东走数百米,就来到以绿瓦红墙为设计风格的教学楼。记者走访发现,每个阶梯教室都安装了液晶黑板,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直接板书,笔迹会显示在投影屏幕上,可以每时每刻擦写。老师能提前准备好板书内容,在课堂上一键分享;完成板书后也可以在黑板上显示二维码,让学生扫码保存。
“我们致力打造一个能让人静心思考的地方。”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何文平介绍,目前的校区图书馆设置在教学楼的3至4楼,配置自动借书还书机器,目前藏书30万册,均为今年购置的新书籍,预计明年下半年正式交付使用时,藏书将达到150—200万册。师生能够最终靠图书文献通借通还、馆内传递方式,借阅全校各校区图书馆图书;通过互通共享,使用图书馆所有数据库、各类电子资源。
今年秋季学期,深圳校区将开设课程247门,618门次,从8月31日起正式上课。“中大各校区间实行教学管理同质化,教学品质衡量准则统一,教学服务无差别。”教务部教务管理处副处长黄林冲说。
为结合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需求,中大在深圳校区已布局生物科学、生态学、理论与应用力学、材料物理、材料化学、通信工程、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、智能科学与技术、交通工程、航空航天工程、生物医学工程、临床医学、预防医学、药学、农学等15个专业,涵盖理、工、医、农等学科门类,目前已全面招录培养本科生、硕士生、博士生。
新工科、新医科将成为深圳校区的主要办学特色,形成大学与城市一同成长、相互融合、相互支持的局面,既有利于发挥中大医科力量雄厚的优势,助力深圳弥补医疗、科研、教学等短板,更有助于充分的利用深圳创新产业体系的优势,破解长期制约中大发展的“工科瓶颈”问题。
在中大“三校区五校园”的办学格局和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格局中,深圳校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,更承担着“下一个一百年”的发展梦想。早在校区正式启用前,一系列成果已经产出。
2016年来,中大连续举办四届国际青年学者深圳论坛,吸引了全球近3000名青年学者参加。截至6月23日,深圳校区共引进各类人才749人,现已到岗471人。
2017年来,深圳校区科研经费总量已连续两年实现翻番。2019年到账科研经费已突破2亿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及经费连续两年实现倍增。
2016年起,深圳校区招收了首届医科生;2019年,深圳校区有2个理科学院开始招生。“到明年,预计原建成的学院将全部搬进深圳校区。”深圳校区管委会主任罗愈业介绍,按照规划,深圳校区将容纳在校生约2万人,教职员工逾4000人。